封面新闻记者 杨澜壹资网
8月28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召开法规新闻发布会,会议发布了新制定的《四川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全晓锋主持会议。
据介绍,《条例》出台后,对于改善城乡环境卫生、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将我省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中的成功经验、实践成果制度化、规范化,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法治保障。
会议现场
注重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引导个人树立和践行主动健康理念壹资网
近年来,四川省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优良传统,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创新工作方式,特别是在疫情防控中创造了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新经验,城乡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居民健康素养有效提升,公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会上,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副主任委员徐建群介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四川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工作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例如,慢性病已成为全省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较为普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肥胖、近视等问题日益突出,爱国卫生运动工作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系统性针对性不强等。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符合我省实际的地方性法规,对上位法较为原则的规定加以细化,对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凝练,同时又有针对性地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爱国卫生和健康四川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条例共8章63条,具有诸多特点,如构建全省大卫生大健康治理格局、完善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注重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引导个人树立和践行主动健康理念、推动城乡卫生环境共治等。条例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
管理体重写入条例
全省447家医疗机构设置体重门诊
条例内容繁多,备受公众关注的主要有强化“一老一小”健康保障、管理体重等。
省人大法制委副主任委员贺江华介绍,条例不仅加强了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保护,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还增加了对老年人的健康保障。“主要体现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机制、为未成年人营造更加良好的网络环境、鼓励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健康管理服务几个方面。”
那么,针对成人和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问题,四川具体会推出哪些干预和支持措施?未来的体重管理门诊会如何运作,居民如何获得科学、专业的体重管理指导和服务?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冰指出,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慢性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最近一轮(2018年度)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显示,我省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58%、13.83%;最新一次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显示,全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13.37%、8.73%。2024年以来国家启动实施了“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条例》中也专门就体重管理进行了制度安排。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从四个方面帮助大家管好自己体重。”李冰透露,首先,四川将制发《四川省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将健康体重管理工作提升到健康四川建设的高度,与健康四川18项专项行动一体推进。其次,要加强健康支持环境建设,组织开展健康城市、健康乡镇等创建活动,加强公共体育场馆和健身设施配备管理;大力推广使用控油壶、限盐勺、体重秤、腰围尺等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等。
“我们还要定期组织开展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对婴幼儿、中小学生、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和合理膳食指导。此外,鼓励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设置健康体重管理门诊或肥胖防治门诊。截至目前壹资网,全省共有447家医疗机构已设置健康体重管理门诊。”
查查配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